信托业“十四五”面临的考验与修炼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0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紧锣密鼓谋划之年。

“十三五”期间,信托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一方面,资管新规、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行业基本制度渐次出台,行业基础设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效运行,信托产品登记上线投产,使行业发展有了根本遵循和新的规范,行业运行有了压舱石和监测器;一大批信托公司社会影响扩大、资本实力增强、从业人员增长;许多信托业务创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慈善信托的研究与实践有了长足进步。

另一方面,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冲高回落,监管机构从额度压减、结构占比、限额挂钩等方面多管齐下,剑指信托业多年来赖以为生的、习以为常的非标债权业务和通道业务,旧日的路径依赖难以为继,而开发新兴业务又面临领域不熟、风险不明、机制不活、人才不足等局限条件,尚未形成新的稳定的收入支柱。与此同时,前期高速发展积累的存量风险,则需要多方施策,攻坚克难,逐步出清。

鉴往而知来。可以预见,在“十四五”期间,信托业将遭遇四重考验,只有勤加五项修炼,做好六方保障,才能更上一层楼。

四重考验

在监管环境方面,面临信托监管趋严趋紧的考验,对信托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在信用环境方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增加的考验,对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在市场环境方面,面临围绕优质资产的竞争更加激烈的考验,对信托公司动员自身力量、整合外部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内部控制方面,面临应对新兴业务、解决复杂问题的考验,对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的责任感、方法论、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项修炼

一是围绕过去熟悉的房地产领域,修炼项目股权投资能力。

二是围绕证券市场,修炼标品投资能力。例如,通过MOM打造股票投资业务;通过与证券专业机构合作,打造固定收益投资业务。

三是围绕公募市场,修炼公募REITs、资产证券化、债务工具承销等投行业务能力,打通一二级市场。

四是围绕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修炼风险管理能力。

五是围绕资金端,面向高净值、超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者,销售净值化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修炼打造知名信托品牌的能力。

六方保障

人才强本。一是引进一批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人才:与新兴业务相关的房地产股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收益投资、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债券承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业务风险管理人才;二是通过培训、考核、激励等方法,引导和帮助现有人员转型;三是营造人才合理使用的氛围和环境。

机制开道。一是进一步优化预算引领机制,明确公司、部门、员工在转型升级创新中的任务和角色;二是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以创新者为本;三是进一步优化考核晋升机制,在转型升级创新过程中,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文化固基。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以信托文化为基石,以塑造优秀文化来坚固行稳致远的根基:忠于所托,恪尽职守;敬畏风险,底线思维;勤奋学习,开拓创新;视野宽广,开放合作;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科技赋能。通过管理驱动、营销驱动、业务驱动,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力量,提高管理水平,再造业务流程,拓宽服务半径,提升客户体验,强化风控能力。

开放借力。一是加强与企业客户合作,开展项目股权投资业务;二是扩大同业合作,在创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同时,积极与证券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协同,开展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企业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以及MOM、FOF等证券委外业务;三是选好金融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四是积极开展相关专业合作,例如与优秀的PE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房地产研究机构、不动产评估机构等开展合作,在联合投资、风险处置、尽职调查、贷后管理等方面,进行跟投和购买外包服务。

股东支持。信托公司要在自身努力的同时,争取股东在战略协同、角色定位、补充资本、引进战投、薪酬总额、人员数量、预算调整等方面的支持。

在“十四五”期间,信托业面对的内外部挑战将会更大:现有的业务结构需要调整,传统主营业务的规模需要压降,历史遗留的风险问题需要解决,年度预算指标需要完成,充实资本、引进人才需要筹划实施。信托业将以“调结构”为重心,一手抓稳增长,一手抓化风险,坚定推进“资产管理+信托融资”“双轮”驱动,以新的姿态和新的作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行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陈赤为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铁信托公司总经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来源“九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九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九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九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