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信托行业评级工作已于近期开启。
评级对象为协会全部信托公司会员单位,评级周期为2016年会计年度,评级体系涵盖四大板块、十一个指标的内容,其中四大板块包括资本实力板块、风险管理能力板块、增值能力板块、社会责任板块,简称“短剑”(CRIS)体系。
3月下旬,信托业协会下发《中国信托业协会关于开展信托公司2016年度行业评级工作的通知》(中信协字〔2017〕21号)。
通知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应于4月10日前反馈自评结果、公司年报、工商变更登记扫描件等内容。
若经审计年报在此前尚未完成,需先提供未经审计数据,待完成后再以书面形式进行数据调整(原则上数据调整日期不应超过4月30日)。
其实从行业评级开展之初,评级结果是否对外发布便广受关注。2015年12月,信托业协会正式发布《指引》称,“协会秘书处负责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结果对外公布的具体事宜”。
在此需要说明,首次行业评级结果并未向社会公布。据了解,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公司因个别数据缺乏相互的校验关系等原因而提出复议;另一方面是给市场一个缓冲,避免一旦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布,市场参考评级用脚投票选择合作伙伴,将对个别信托公司业务发展有较大影响。
“没有说非要公布,是否公布结果还要请示,要一步一步来。是否公布需协会开会,并请示银监部门后决定。”彼时接近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信托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方近日在信托公司行业评级专题培训会上指出,2017年行业评级工作将继续严格按照《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的要求和工作程序开展,在完成自评、初评、复议阶段工作后,行业评级结果将根据监管意见择机以适当方式对外发布。